“嗯。”她轻轻地应了一声,算是认可了他的态度。
“从明天开始,原材料就比较充足了。”
李玉琴收回手,语气又恢复了那种沉稳的商议。
“咱们每天可以适当加一到两成的货,先看看售卖情况。”
“如果每天都能卖完,而且还供不应求,那第二天就再加一成。”
“就这么慢慢来,一步步地试探市场。”
“等到哪天没卖完,第二天就得立刻减少出货量。”
“反之,如果第二天卖完还是不够,第三天仍然维持相同数量还是不够,那就再酌情添加。”
她看着林子豪,眼神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肃:“这东西,我仔细跟你说,你也说不清。”
“但你自己心里要有个度。”
“要有一个大差不差的数值,并且在这个数值上下浮动去验证。”
“最终,你才能测算出咱们这个卤味生意在各自片区的‘饱和度’是多少。”
林子豪听得异常认真,刚才那点羞愧早已化作了对知识的渴望。
他猛地一点头,眼神坚定:“琴姐你放心!”
“我……我一定会慢慢来估算的!”
李玉琴看着他那副前所未有的认真劲儿,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。
“行,”她说完,抬头看了眼窗外天色,“时间也不早了,咱们准备去仓库干活吧。”
林子豪立刻起身,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。
“好嘞!”
两人一起下到了二楼,林子豪正要继续往下,李玉琴忽然叫住了他。
“子豪,你等我一下,我去办点事。”
林子豪乖乖地停了下来。
李玉琴却是径直走到了二楼王婶子的房门前,抬起手,轻轻地敲了敲那扇老旧的木门。
“咚,咚,咚。”
敲门声在安静的楼道里显得格外清晰。
没过多久,门里传来了悉索的脚步声。
“吱呀——”房门被缓缓拉开,王婶子从里面探出头来。
王婶子手里还拿着一块洗菜的抹布,显然是正在厨房忙活。
她疑惑地打量着李玉琴,又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林子豪。
“哎哟,玉琴啊,有啥事儿吗?”
王婶子的声音带着北方人特有的爽朗。
李玉琴随意地笑了笑,语气里带上了几分探究:“王嫂子,不瞒您说,我今天瞧着有几个街坊邻居,好像在背着我议论点什么。”
“我这不是想着嫂子你平时消息发达,啥都知道,”她顿了顿,语气里带着试探和担忧,“所以,我想问一下……你知不知道,这是咋回事儿啊?”
“还有这事儿?”王婶子一听,眉头立刻就皱了几分,“不瞒你说,我今儿个还没怎么出门呢,光顾着在家里收拾了。”
“不过你放心,玉琴!”王婶子拍了拍胸脯,声音又拔高了几分,显得格外自信,“我待会儿就给你去打听打听,保管给你问得明明白白的!”
李玉琴看着她那副热心肠的模样,心里流过一丝暖意。
“那就太谢谢您了,王嫂子!”
她真心实意地道谢,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:“那我就先去忙了,明天给你带些卤味回来!”
王婶子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:“那敢情好!你快去忙你的吧!”
李玉琴这才跟王婶子道了别,跟着林子豪一起下了楼。
林子豪把李玉琴送去了仓库,自己也心急火燎地朝着家的方向飞驰而去。
他家的那锅卤水,刚好够今天再用上最后一次了。
明天,他就可以直接过来琴姐这边拿卤好的货,省心又省力。
目送林子豪离开,李玉琴这才走进仓库,熟练地开始准备起了今天的卤味。
剁肉声、切菜声、水烧开的咕嘟声,奏响了一曲劳动的乐章。
很快,浓郁的卤肉香气便从仓库里飘散开来,引得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驻足深吸一口气。
一切准备就绪,李玉琴推着装满卤味的小推车,来到县城最热闹的街道口。
小推车前人头攒动,欢声笑语伴着卤味的香气弥漫开来。
傍晚时分,乔明远准时下班,他骑着自行车,车筐里放着一个洗干净的军用水壶,径直来到摊位前。
就跟平常一样,他用水壶里的水洗了手,就二话不说便挽起袖子,帮着李玉琴称肉、打包、收钱。
虽然忙得脚不沾地,可实打实的钞票一张张地入了兜,再多的辛苦也化作了甘甜。
直到最后一点卤味售罄,两人才松了口气。
他们推着空荡荡的小推车,回到了仓库。
乔明远细心地检查了门窗是否锁好,又将地上的碎屑打扫干净:“今晚养殖场的要来送货,还是得收拾妥当些。”
李玉琴看着他一丝不苟的模样,心里又是一阵柔软。
收拾妥当,李玉琴熟练地坐上了乔明远自行车的后座。
夜幕降临,路灯的光晕在他们身边缓缓移动。
自行车稳稳地停在了单元楼下。
乔明远刚把车锁好,二楼的王婶子就猛地从楼梯口探出头来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