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邻居们哪里是傻子。
一个烫着卷发的大婶立刻就不乐意了,嗓门比刚才那汉子还大:“什么味儿重了点?”
“玉琴你可别瞎说!”
“你那卤味明明香得很!我跟你说,每天下午闻着你家飘出来的香味,我晚饭都能多干两碗!”
“对对对!我家那小子,以前一到饭点就没影,现在天天踩着点回家,就等着闻这味儿下饭呢!”
“就是!整个大院谁不知道你家的卤味香?偏就她梁家的人金贵,闻不得?”
一时间,舆论的风向彻底变了。
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矛头全都对准了那个没在场的梁嫂子。
“我看她就是管得太宽了!”
“自己家不买,还不让别人闻味儿了?”
“为了她家一个还没出生的孙子,搞得咱们整个大院几百户人家买点卤菜都费劲,这叫什么事儿啊!”
李玉琴听着这些话,心里的小人儿早就笑开了花,面上却还得继续扮演那个“识大体、顾大局”的好邻居。
她摆了摆手,轻声劝道:“大家也别这么说,梁嫂子也是护孙心切。”
“毕竟是孕妇,身子要紧,闻不得腥膻也正常。”
“我能搬出去,就搬出去好了,多大点事儿。”
她越是这么说,大家就越觉得她通情达理,受了天大的委屈。
再看那四楼的方向,眼神里都带上了几分不加掩饰的鄙夷。
看看人家玉琴,多好的一个人,就这么被欺负了!
这梁家,做事也太霸道,太过分了!
李玉琴见火候差不多了,便悠然地朝众人笑了笑:“行了,王大妈,各位大哥大姐,我们得赶紧把东西搬过去,不然该耽误下午出摊了。”
“那你们忙,你们忙!”
在一片热情又同情的道别声中,李玉琴冲着乔明远使了个眼色。
乔明远心领神会,推起那辆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手推车。
李玉琴则扶着绑了炉子的自行车,夫妻俩的身影,在清晨的阳光下,逐渐远去。
……
两人走了约莫二十多分钟,才到了之前在红星街道办附近租下的那个小仓库。
仓库面积不小,而且位置僻静,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,连个蜘蛛网都看不到。
即便如此,李玉琴还是不放心。
她放下自行车,从手推车上找出抹布和水桶。
“明远,咱们还是再擦一遍吧。”
乔明远没有二话,接过水桶就去不远处的公共水龙头接水。
夫妻俩一个擦地,一个擦墙角和窗台,虽然仓库本就干净,但两人还是仔仔细细,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,硬是里里外外又拾掇了一遍。
直到仓库的地面被擦得能映出人影,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干净清爽的味道,两人才停下手。
他们将小推车上的东西一件件搬下来,又合力将那个沉重的炉子抬了进来,稳稳当当地安放在了角落。
锅碗瓢盆,调料香料,分门别类,摆放得整整齐齐。
李玉琴叉着腰,看着这个被他们亲手布置起来的空旷空间,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。
这里虽然简陋,却承载了她全部的希望。
她转过头,看着身旁同样满头大汗的乔明远,嘴角高高扬起。
“明远,你看,”她伸出手臂,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圈,“这里,以后就是咱们的小工坊了。”
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掩的激动和憧憬。
“你信不信,等咱们的生意再做大一点,我就把它弄成一个标准化的生产车间!”
“到时候,干干净净,整整齐齐,所有流程都有标准,咱们要做就做最好的!”
乔明远看着自家媳妇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,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当当。
他不懂什么叫“标准化”,什么叫“生产车间”。
但他懂他媳妇。
他知道,他媳妇眼里的这团火,能烧出个通天亮堂的未来。
男人黝黑的脸上,露出一抹憨厚又坚定的笑容。
“好!”
一个字,沉甸甸的,是他全部的信任和支持。
“你说咋弄,咱就咋弄。”
李玉琴心里一暖,主动握住他那只因为常年握枪而布满厚茧的大手。
“嗯!”
两人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短暂的休息过后,最后的收尾工作也麻利地完成了。
中午,两人没回家,李玉琴大手一挥,带着乔明远直接在附近国营饭店下了个馆子。
一碗红烧肉,一盘炒青菜,两碗堆得冒尖的大米饭。
肉香,饭香,混杂在一起,是奋斗后最踏实的幸福味道。
吃饱喝足,就是埋头苦干的时候了。
下午,李玉琴挽起袖子,系上围裙,像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。
她要重新熬一锅卤汁。
之前家里的那锅老卤,虽然是精华,但量太小了,根本跟不上养殖场那边的供货量。
新的开始,自然要有一锅全新的、能镇得住场面的卤汁。
这活儿,可不轻松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