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部问题,朱由检暂时不想去考虑了,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。
有些事情着急不来的。
张献忠短时间内灭不掉,南边的问题也都需要时间来解决,朱家军想要形成战斗力,也需要时间。
所以朱由检这个时候,已经把注意力转到了还在山海关的多尔衮身上。
眼下首要解决的任务,便是多尔衮。
或者说,应该是大清。
关外的局势,这几天朱由检已经和张慎言等内阁大臣一同分析过,如今蒙古各部都已经归附大清。
当然,更多地还是通过武力镇达到的效果。
这些蒙古部落,已经丢掉了他们祖先原本的血性,甘为建奴的马前卒了!
大清那边的军队组成还是很杂的,看似人数众多,但八旗精锐的数量却极其有限,不过十来万的样子,多尔衮手中就掌控了一大半,但是在这次入关之后却损失严重。
可以说,如今的大清,已经因为多尔衮的入关而元气大伤了。
汉军的伪八旗和蒙古部落联军反而成为了大清的主力。
说白了,这些军队都是各自为战,也各怀鬼胎和诉求。
朱由检想要的,不光是将多尔衮赶出三海关,而是彻底剿灭大清这个隐患。
那么切入点该如何选择,就是一个慎重的问题了。
等李定国带着他的五万多精锐来到顺天府之后,朱由检就有信心,能够一举拿下山海关,至于能否留下多尔衮,还得看运气和李定国的能力了!
不过拿下山海关还远远不够。
朱由检的最终目标还是关外。
经过和内阁的商议之后,朱由检已经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,那就是利用李若琏对付关外残余的八大晋商的机会,同时分化蒙古诸部和大清之间的联合。
要知道多尔衮已经在大明手中吃了大亏,八旗精锐折损严重,连多铎和阿济格都折损了。
这同样会严重影响到大清对于蒙古诸部的控制。
当然,想要利用这一点就让蒙古诸部反叛大清,投靠大明还是不可能的,毕竟大明在关内,大清可在关外,蒙古诸部要直面来自于大清的威胁。
除非朱由检能够彻底将大清给打疼,让蒙古诸部看到选择大明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。
想要达到这个效果,那只能用一场大捷来刺激一下蒙古诸部。
将多尔衮彻底赶出山海关,或者能够弄死多尔衮,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。
但凡是山海关被大明攻破,相信蒙古诸部自然会知道要不要重新选择一个大腿来抱了!
……
大明崇祯十七年,五月二十六。
王之心和李定国,总算是带着五万多大军,出现在了顺天府城外。
大军就地安营扎寨,而王之心则带着李定国和李定国麾下的主要几个将领,一同进宫面圣。
乾清宫内。
朱由检第一次见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李定国。
这位原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清名将,如今还略显稚嫩,但已然能从其身上看出日后的大将之风了!
“罪民李定国,参见大明皇帝陛下!”
李定国见到朱由检,也是一脸的激动之色。
“你可不是罪民,你可是朕最看重的人才之一!”
“李定国,朕可是对你寄予厚望啊!”
“赶紧起来吧!”
朱由检亲自来到李定国跟前,将他给搀扶了起来。
“陛下,万万使不得!”
李定国也没想到朱由检居然对他如此礼遇,不由受宠若惊。
“有什么使不得的?”
“朕接到秦良玉和王之心的消息之后,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盼了许久,总算是将你给盼来了!”
朱由检哈哈大笑着说道。
“陛下……”
李定国闻言,更是一脸的动容之色。
他怎么都没想道,皇帝居然会对他如此的器重!
“给你介绍一下,这位是英国公张世泽。”
“如今执掌京营,同时也暂代朱家军都指挥使。”
朱由检突然话锋一转,将一旁站着的张世泽介绍给了李定国。
“见过英国公。”
李定国虽然有些纳闷,皇帝为何突然介绍这位国公给他认识,但还是礼貌地打了个招呼。
同时他也有些好奇,这个朱家军又是个什么玩意?
“李将军客气了!”
“你是不知道,我也在盼星星盼月亮,就盼着你能赶紧到京师呢!”
“这个朱家军都指挥使的位置,还得李将军来胜任啊!”
“我这京营都忙不过来了,实在是无暇分身了!”
张世泽看到朱由检对李定国的器重,也没有任何不满的意思,之前朱由检就已经私底下跟他谈过了。
等李定国来到顺天之后,朱家军就会直接交给李定国来接手,而他则专心管好他的京营便可。
“我?”
“朱家军都指挥使?”
李定国闻言,不由大吃一惊。
“怎么王之心一路上没有跟你说朱家军的事情么?”
朱由检笑着问道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