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等奖:飞扬 ,作品:《我心爱的姑娘》(诗歌)”
飞扬是个戴着眼镜,透着股儒雅气息的青年,他的诗歌饱含深情,字里行间都是对这片土地和心中姑娘的眷恋,此刻上台领奖,也是满脸的自豪。
“优秀奖:派克 ,作品:《杏树林》(小说)”
还有获得组织奖的黄河文学社,代表们上台时,台下更是响起了阵阵欢呼声,毕竟这次比赛的顺利举办,离不开他们在背后的辛苦付出和精心组织。
这场比赛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,在槐花镇激起了层层涟漪。一等奖的殊荣让蚕食的剧本《槐花香》一下子成了小镇的热门话题,大家都对这个剧本充满了好奇,纷纷传阅着,讨论着里面的情节,都觉得它拍出电影来一定特别精彩。
而蚕食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,在这年的10月份,经过多方的努力和筹备,剧本《槐花香》真的被一家绿色自然生化产品有限公司看中,投资了一个亿进行拍摄。拍摄的那段日子,槐花镇热闹非凡,剧组的工作人员穿梭在大街小巷,寻找着最合适的取景地。原本宁静的小镇处处都是摄像机、灯光设备,村民们也都热情地参与其中,有的当起了群众演员,有的帮忙做后勤,每个人都为这部承载着家乡故事的电影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我也时常去片场看望蚕食,看着她忙碌却又满足的样子,心中满是感慨。她跟我讲着拍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,有演员对角色的精彩诠释让她感动落泪的瞬间,也有遇到拍摄难题大家一起想办法克服的艰辛时刻。
“你知道吗?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就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,槐花镇的美,这里的人情味儿,都值得用镜头记录下来,现在终于梦想成真了。”蚕食望着正在拍摄的场景,眼中满是憧憬。
在拍摄一场重头戏时,剧情设定是男女主在槐树林里互诉衷肠,背后是满树洁白的槐花随风摇曳,那画面光是想象都美极了。可天公不作美,拍摄那天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。大家都有些担心这场戏拍不好了,可导演却灵机一动,决定借着这雨景,拍出别样的韵味。演员们也迅速调整状态,在雨中投入地演绎着角色的情感,那雨水顺着脸颊滑落,和着槐花的香气,竟营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浪漫氛围。这场戏拍完,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鼓掌叫好,仿佛大家都知道,这会是电影里的一个经典画面。
随着拍摄进度的推进,电影逐渐成型,后期制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。而槐花镇的人们也在期待中迎来了电影的首映式。那天,小镇的广场上搭建起了巨大的露天荧幕,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赶了过来,大家都想看看自己生活的地方在电影里会呈现出怎样的风采。
夜幕降临,电影开始播放,当熟悉的场景、熟悉的面孔出现在荧幕上时,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惊叹声和欢笑声。大家看着电影里的故事,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生活,那些邻里间的互助、年轻人的梦想、含蓄又美好的爱情,每一个情节都触动着大家的心弦。当电影结束,灯光亮起,现场先是一片寂静,随后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,不少人的眼眶都是湿润的,这电影不仅仅是一场视听盛宴,更是承载了所有人对槐花镇深深的热爱和眷恋啊。
电影《槐花香》上映后,在外界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,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牡丹城有个美丽的槐花镇,这里有着如诗如画的风景,有着淳朴善良的人们,还有着说不完的动人故事。不少游客慕名而来,小镇的旅游业也渐渐兴旺了起来。曾经宁静的街道变得热闹非凡,街边开起了一家家特色小店,村民们有的经营起了农家乐,有的售卖着自家制作的手工艺品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而这场才艺比赛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,它像是一颗火种,点燃了槐花镇年轻人心中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火。孩子们放学后不再只是埋头于电子产品,而是聚在一起讨论着诗歌、故事,拿起画笔描绘心中的家乡;年轻人也纷纷成立了各种文艺社团,有的搞起了小型的音乐会,有的举办读书分享会,还有的自发组织起了微电影拍摄小组,想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展现家乡的美。
黄河文学社更是借此契机,壮大了队伍,吸纳了不少有才华的新人。他们定期举办文学讲座,邀请知名作家来给大家分享写作经验,还创办了自己的文学刊物,发表社员们的优秀作品,让槐花镇的文学之声传得更远。
在这文艺氛围日益浓厚的小镇里,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发生。有两个热爱绘画的年轻人,因为在一次写生活动中对一幅作品的构思产生了共鸣,从此成了志同道合的好友,一起背着画板走遍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,用画笔留下了无数美丽的瞬间;还有一群热爱音乐的孩子,组成了一个小小的乐队,在村里的广场上举办了一场露天音乐会,虽然演奏技巧还略显稚嫩,但那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歌声、旋律,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